紫丹印务关于智能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9/7/23 11:39:16
智能化见解


智能化,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主战场。就目前来说,智能化给公众比较多的感受主要还是在服务领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方便,服务领域的智能化包括种类繁多、各显神通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让我们期待强烈并能持续保持极高注度的“智能驾驶”;在制造领域,除了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无人工厂”和个别家电巨头的“智能工厂”外,普通公众还很少看到一般制造型企业的全智能化制造的范例,京东的智能物流也只限于智能分拣、智能仓储环节,还不属于真正的制造型企业,仍然属于服务企业。智能化给公众“洗脑”最厉害的是BATJ巨头,但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些巨头不会通过建造“智能工厂”而进入制造业,他们没有那么傻。用垄断性的智能互联网平台赚钱的大佬们怎么可能看得上或者也不一定玩得转“智能制造工厂”!那么,这些互联网大佬们又为什么这么热衷于热捧“智能制造”呢?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要“培养”我们“智能化制造”理念,为他们未来的“智能化”大平台布局。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它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从而取代制造环境中人的脑力劳动。


智能制造技术是在现代传感、网络、计算机、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决策和执行,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计算机、互联网和自动化不是新鲜事物,为什么现在才提出“智能化”的概念?主要是今天的传感技术、各种复杂算法的软件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都到达了一个极高的水平,能够针对“不确定性”的任务进行及时的判断和执行。


智能制造的关键核心是“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的两个关键要素,包括数据信息软件系统(ERP系统、MES系统)、与上述软件系统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硬件制造设备。


显然,印刷包装企业要想践行智能制造,首要任务是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数据承载和数据传输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传达智能制造所需数据的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紫丹印务的智能化建设实践


1

 ERP系统


紫丹印务在ERP系统应用开发路上已经走过15个年头,有专设的IT团队负责,目前还不能称作完美,仍然在前行的道路上。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今天紫丹印务的管理离开了ERP系统,那么其运营就会立即瘫痪。我们现在谈智能制造,并不意味着15年前我们已经预测到要搞智能制造就必须重视ERP系统,我们没有那么聪明,而是出于管理上的本能认知。


确实要进行智能制造,ERP系统是基础数据源。也就是说,从客户需求端的信息采集到工厂内部的相关作业参数信息的生成与传递,再到设备智能化运行,全程都通过数据来驱动,这是智能制造的前提条件。我们经过生产过程个别节点的智能制造实践,对此的认知是深刻的。


2

 MES系统


MES就是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上接ERP层,下接自动化设备的执行层。MES系统接收来自ERP系统的作业参数,并通过工控服务器和PLC控制器驱动设备进行智能化操作,比如采用伺服、喷印、激光、3D等数字技术,驱动执行机构实现包装产品的规格、图文内容等作业参数的物理加工,包括智能换型。MES系统同时通过工控服务器和PLC控制器把线下实际制造加工各类作业状态参数实时地采集并输入ERP系统,让ERP系统运行得精准和智能。MES系统与ERP系统一起构成计划、控制、反馈、调整的完整智能制造闭环系统。


紫丹印务正在开发自己的MES系统,并在这个尚不完美的系统下尝试开发出了糊盒工序的“安灯(ANDON)”系统,供生产管理使用,同时也开发出了多条糊盒生产线共线智能封箱、贴标、码垛系统。


3

 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硬件制造设备


有了ERP系统和MES系统—数据大脑和神经系统,还必须具备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硬件制造设备,才能实现智能制造。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与实践。


在购买新设备前,与供应商进行谈判,把我们想要的设备运行数据接口开放给我们。这一点相当有难度,特别是对于国外供应商,因为老外怕丢失他们的核心“技术数据”,不过我们也有成功的案例。


如果设备供应商实在不愿意提供设备运行数据接口,包括已有的现成设备,那么只有自己根据需要在设备特定机构上通过加装传感器来采集数据。我们也在尝试自行设计和制造自用的特殊智能设备,公司有专门团队在负责,目前处于耗钱、耗精力、劳心的阶段。能否到达彼岸,尚不可预知,我们只能艰难前行。


一些思考


笔者曾经在《印刷技术》杂志2018年3期发表的《包装印刷业离智能制造究竟还有多远?》一文中谈到过,印刷包装制造业不是流程型制造业,而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单一品种生产批量小;工艺路线不固定,有长有短、有简有繁;很难形成流水线作业,生产设备按照工艺来布局,加工物料或半成品需要搬运。印刷包装业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业,并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定制特征,因此印刷包装业要实施智能化,这不是一般的挑战,而是极大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智能制造的尝试与实践,必须从长计议,从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去策划、探索与实践。


依本人仅有的实践认知,目前没有现成的印刷包装智能化制造系统或智能化工厂供我们购买,即使能够不惜重金购买得到,但不久大家又会掉进“红海”深渊,因为现成的东西永远不是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对于具有离散型、典型个性化定制特征的传统印刷包装企业,要坚定地走向智能制造。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它确信无疑是“一把手工程”,需要财力、精力和毅力的充分配合。对于有理想要在印刷包装智能制造上大展拳脚的企业,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而首要任务是做好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否则智能制造只是一个愿景而已。


互联网、智能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服务领域,用互联网垄断特性这支隐形的手将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惊人的速度聚集在少部分人的手里,造成离奇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同时破坏人们潜心研究“慢功夫”赚钱的心境。今天的印刷包装企业已经很难招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就是一个事实。部分缺乏头脑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互联网平台的“奶嘴战略”所俘获,用“愉悦的消费体验”将钱很容易地在不经手指点钞的情况下花销出去,形成与收入不匹配的过度消费。而更可怕的“宅化”消费和智能“新零售”消费,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人际交流心理障碍人群。从这个方面来说,“心理咨询”医生的缺口也将越来越大。同样,“智能制造”还将对社会劳动力,特别是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就业造成严重打击。当就业率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政府焦虑的时刻,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呼吁政府在大力宣导“智能化”的同时,应该立即实施12年的义务教育配套政策,否则当问题出现之后再来解决难难度就大了。人文一定高于科技,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

(本文作者就职于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

联系热线

联系热线:
0591-87718701

咨询邮箱:
429067275@qq.com